欢迎来到金星小说网

金星小说网 > 科幻穿越 > 我看到了一切 > 第326章 巨大加成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26章 巨大加成(4/4)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万高峰自然是认同的。

    对于任何一个工业品而言,大规模量产都或多或少可以压缩整体成本,压缩幅度多与少的区别,取决于这种产品的各种情况。

    比如蓝星1号的原型是长征11号,这款运载火箭本来就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基础。

    至于SpaceX的可复用运载火箭技术,戴云飞等人并没有太过于执着。

    之所以不重视运载火箭的复用技术,主要原因是固体燃料火箭的发动机,和液态燃料火箭的发动机不太一样,固体燃料火箭都是考虑一次性用途的产品,很少会考虑复用。

    而戴云飞他们思来想去,也觉得在固发上搞复用,简直是本末倒置,还不如搞更加便宜的固发火箭,加上天空之城的优势,反而可以更加快速的降低成本。

    更何况,固发也好,液发也罢,在蓝鲸航天的技术规划路线上,都只是前期的过渡技术而已。

    蓝鲸航天第二阶段的技术路线,其实是电磁弹射。

    就是在天空之城中,利用飞艇浮空的优势,建设一条和地球自转偏向力同方向的斜向上电磁加速轨道,然后建设一种专门的航天飞船,直接将航天飞船弹射到卡门线上方的近地轨道。

    通过这种电磁加速轨道进行弹射起飞,可以进一步节约飞船的起步燃料,同时增加飞船的整体有效载荷。

    只要可以实现这个设想,那后期肯定不需要固发了,而是采用电磁粒子发动机和液体燃料发动机。

    现阶段使用固发,那是因为固发有利于生产和保存,方便进行大规模量产。

    如果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,蓝星1号的整体发射成本,很快会下降到2亿华元一枚,而且有效载荷可以继续提升。

    成本到了这个阶段,每吨有效载荷的成本也只剩下大约3300万到4200万华元左右。

    这比SpaceX的发射成本还低了近三分之一,已经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条件。

    而一旦完成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发,那每吨有效载荷的发射成本,将进一步下降到每吨500万华元以下。

    在滇南的江淼,同样看到了蓝星1号的相关新闻,对此他并没有感到惊讶,毕竟海陆丰公司投资了这么多钱,加上各种技术的支持,可以获得这个成果,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。

    不过他还是通过公司内部的通信渠道,向蓝鲸航天公司的全体员工,发了一封慰问信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世界的另一边,近期也出现了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只是那件事还在暗中发酵着。

    本章完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猎户座英雄 让你打职业,没让你开无双 我真没想重生啊:又重生了! 领主崛起:从红果镇到大陆霸权 热血武神 开局一艘破船,我靠捞宝箱苟成王 科技入侵现代 末世灾变:我的熟练度面板 人在现实,超脱彼岸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