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跨越大海(1/32)
第337章 跨越大海8月15日。
随着最后一座浮岛桥从舟山群岛的造船厂被拖运过来,这意味着海坛岛—白沙呷跨海大桥项目,进入了收尾阶段。
这条长度达到130公里的跨海大桥,从立项到临近竣工,仅仅是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,期间建设时间只有九个月。
这种大型浮岛桥,每五公里就需要布置一个浮岛平台,海坛岛—白沙呷跨海大桥一共布置了26个浮岛平台。
眼前这个浮岛平台,就是编号为海白13号的浮岛平台,也是处于海峡中间的海域。
施工单位的不少管理层,都在两侧已经安置完成的浮岛平台上,他们看着一点点被驳船推动的浮岛平台,脸上既有高兴,也有紧张。
工程监理姜卫国拿着大功率对讲机喊道:“老黄,让驳船慢一点,这可是最后关头,别出什么幺蛾子。”
“好的。”对讲机传来一阵沙哑的中年男低音。
项目负责人艾哲夫放下望远镜:“姜监理别太紧张,这个工程可是我从事大型工程行业以来,最轻松的一个业务了。”
能不轻松吗?姜卫国心里面默默吐槽了一句。
这种新型浮桥式大桥,唯一需要现场施工的地方,就是在建设大桥两侧的岸边连接桥和服务区。
连在海底布置可以固定缆绳的固定设施,都不需要施工单位出手,直接采用特制的水泥船,然后在水泥船上放置大量特种水泥、沙子和石头。
到了指定位置,就打开通海阀,让水泥船沉入海底,水泥船内部的特种水泥被海水淹没之后,会迅速凝固变重。
每一个浮岛平台,一般都需要配置4艘水泥沉船作为固定锚点,每一艘水泥沉船沉入海底之后,其本身重量可以达到30万吨。
而浮岛平台,加上5公里长度的铁路桥和公路桥,总重量大概在60万吨左右。
水泥沉船锚点自带有特种缆绳,只需要工程辅助船舶,使用机械臂将缆绳从海底捞上来,然后连接到浮岛上即可。
之所以不使用浮岛自带的缆绳和锚,原因就是考虑到快速解除缆绳的需要。
如果遇到特殊情况,需要紧急断开锚定缆绳,工作人员肯定没有办法下到海底去作业,只能在浮岛上级进行操作,这就要求锚定缆绳必须可以在浮岛上进行解除。
当然,浮岛上面自带有四条应急锚定缆绳,这跟大型油轮的船锚系统差不多,可以起到临时在其他海域进行停泊。
艾哲夫转过头,看向刚刚打完电话的项目副经理夏言信:“言信,总部那边怎么说?”
“总部让我们尽快完成这个项目,三个月后,要开启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。”
艾哲夫喝了一口矿泉水:“公司抢到了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了?”
“嗯,不过这个项目难度比较大一点,估计要四年左右。”夏言信拿起一旁的冰镇西瓜,囫囵吞枣般啃了几口,解了刚才说了半个小时电话的渴。
“那还用说。”艾哲夫可知道琉球群岛跨海大桥的长度。
琉球群岛跨海大桥是从东瀛九州岛南侧起,途经琉球群岛,终点是在大员岛的基隆港附近,全长1176公里,途中还不乏深度比较深的海域。
咽下一口冰冰凉凉的西瓜肉后,夏言信有些不解地问道:“我之前还以为,我们会拿下南边的澎湖列岛跨海大桥项目,没有想到被高雄工程集团拿下了。”
“呵呵,你以为好处全让咱们一家给吃了?”艾哲夫笑着摇摇头。
“也是。”夏言信也反应过来,不过他